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通化市第一中学校园中心区域,有一个鲜花盛开、蔬果飘香的“幸福农场”,占地约2500平方米,这是该校为创建文明校园、探索特色劳动教育模式而专门打造的农耕实践基地,同时这里也展示着校园四季轮回的美景和学生们的幸福时光。
走进农场,四周是各种蔬菜种植区,一派生机盎然,中间区域有各色花卉,串红、冷香玖瑰、四季海棠……五彩斑斓。整个农场共分为32块农耕实践田,由高一、高二各班级根据本班区域进行规划,结合学生生活实际,种植自己喜欢的品种,以此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。
为将“幸福农场”农耕实践活动落到实处,发挥劳动教育在树德、增智、强体、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,学校成立学生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,加强对学生的统一管理,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、师资、经费、场所、设备等落实到位。聘请具有相关职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、学生家长担任兼职老师,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老师进行专项培训,并定期由校领导、学生处、总务处根据各班种植情况进行评比,评选出“幸福农场”种植优秀班级以及班级“劳动小能手”。
实践课上,学生们积极投入劳动,体会农耕的快乐。高一(6)班的高佳鑫同学颇有感触地说:“生长在城市的我们,原本只能从菜市场或者餐桌上认识蔬菜瓜果,但在‘幸福农场’,老师教我们认识了各种植物的种子,领我们观察小苗的生长,研究各种花朵形状,我学到了很多知识,感受到植物世界的神奇与奥妙。虽然浇水施肥很辛苦,但是想想秋天就要收获了,再累也开心。”
学校利用“幸福农场”让劳动教育落地,并细化活动方案,规定各年级开足开齐劳动教育课程,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,用于活动策划、技能指导、练习实践、总结交流等,不得挤占、挪用劳动实践时间,使学生在劳动中提升综合素质、促进全面发展。
实践活动课上,老师带领学生一起给蔬菜浇水、施肥、除草,到农场观察各种蔬菜的生长。在这里,同学们认识了黄瓜的雌雄花,知道了果实成熟的过程,懂得了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。“以前不知道,原来蔬菜和瓜果的生长需要这么长时间,期间还需要浇水、施肥、除虫,这个过程好辛苦啊!但有辛苦才能有收获,而且吃自己种出来的蔬菜确实更加美味。”高一(10)班的张玥同学对农耕实践活动津津乐道。
除了蔬菜,农场里各色花卉也是争奇斗艳,白的、黄的、深红的、浅紫的……五颜六色,让整个校园都充满芳香的气息。“等到秋天,我们要把这些花挪回教室,摆在窗台上,为寒冷的冬季增添一抹亮色。”看着一盆盆培育好的鲜花,同学们不胜欢喜。
在市第一中学,“幸福农场”就是这样一个幸福的所在。在这里,老师和学生们播撒快乐的种子、享受看护与守望的时光、收获成长的幸福。(窦毅 记者刘佳旭)
关键词: